一条不到1公里的黑臭河道,在沿河企业自查整改、多部门联合治理后,终于彻底解决了持续多年的黑臭现象。在完成黑臭河道销号的同时,也为当地美丽河湖建设厚实了生态底色。
昨天,记者在吴江汾湖高新区(黎里镇)方联村看到,蓝天映衬下的群新河水质清澈,河里一群群小鱼惬意地游来游去。
从根子上掐断黑臭源头
群新河全长约970米,虽然不长,但黑臭现象由来已久。
“以前,群新河不仅水面经常性漂浮油污,而且水体黑臭,散发浓重的味道,住在附近的老百姓怨言颇多。”黎里古保办便民服务科负责人仲孝忠告诉记者,多年来,黎里镇多个部门未间断过对群新河的整治,但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黑臭现象。2017年,群新河被列入吴江区黑臭河道。
群新河治理是当地最难啃的一块骨头。黑臭河道不仅让附近居民饱受苦恼,也让当地政府部门深感头痛。群新河所在的方联村,在对群新河河水进行抽干后发现,两侧河驳有多处排污口。黎里古保办对排污口进行拍照取证并进行了封堵。但没过多久,古保办工作人员发现,被封的排污口又被人私自掘开,甚至还出现新的排污口,导致黑臭现象依然如故。
黎里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全镇河道纵横,湖荡密布。河道、湖荡与溇浜池潭一同构成稠密的水道网络。群新河北连乌金漾,南入田塘港,因为河道相连,群新河的黑臭现象会影响到黎里全镇的生态环境以及水质状况。
为彻底整治群新河黑臭问题,从根子上掐断黑臭的源头,今年2月,汾湖高新区(黎里镇)会同多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汾湖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黎里镇镇长陈朝林担任组长,黎里古保办、安环局、经发局、城乡发展局、汾湖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近十个单位的负责人为组员,并下设工作专班,专门负责群新河的治理工作。
领导小组制定了群新河水体污染治理方案,定下了用半年时间彻底治理水体黑臭,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恢复的目标。随后,由黎里古保办牵头,向群新河两岸及上下游区域的企业发放自查整改通知书,正式启动群新河的综合整治。
1069张点位照片逐一“过堂”
专班工作人员发现,短短不到一公里的群新河,两岸企业林立。清点发现,群新河沿岸及上下游区域,共分布着47家企业。这些企业多为喷水织机、五金加工企业,或多或少存在偷排现象,加上雨污水管道多年失修、雨污水管混接等因素,导致群新河黑臭现象持续多年,且难以根治。
“在企业自查整改环节,我们列出了十条要求,要求企业严格对照后进行整改,并限定时间,要求企业将自查报告反馈到黎里古保办。”仲孝忠说,通过企业的自查整改,黑臭现象有所好转。随后,群新河所在的方联村进行了河道清淤,并对发现的非法排口进行封堵。
今年3月,黎里古保办牵头多个职能部门,重点排查群新河两岸的纺织企业,是否存在工业污水直排、设备清理废水放任自流、污水管道跑冒滴漏等情况。3月底,第三方单位开始对全部企业进行了管网排查。
“管网排查运用现代化手段,使用机器人排摸厂区内管道情况。”吴江汾湖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朱海敏告诉记者,机器人检测长度总计43336米,共拍摄了1069张问题点位照片。
朱海敏说,1069张照片代表着1069个问题,其中机器人在某一家企业的污水管道内,就拍到了20多张污水跑冒滴漏的照片。针对照片中存在的问题,多部门协同,逐一“过堂”。比如,针对未完成雨污分流改造的企业,由城乡发展局负责对有问题的企业进行厂区管网的工程设计;针对规定时间内未完成雨污分流改造或未接入市政管网的企业,由黎里古保办向供电部门申请停电。
强有力的手段倒逼企业痛下整改决心,实施了雨污分流、污水废水接管、封堵非法排口等举措。在黎里镇政府的持续监督下,目前已有46家企业通过“闭水实验”,完成了验收工作。
余下的一家企业,因为重型机械压住污水管道,无法直接改造。目前,企业已重新设计并开工了污水管网建设,预计月内就可以完成施工。
让水乡客厅“样板间”更加靓丽
饱受黑臭“困扰”的群新河终于迎来了新生,成为一条清澈的河。
今年7月,经过吴江河长办的现场核查以及连续6个月的水质抽检,群新河符合销号标准,正式摘掉了“黑臭河道”的帽子。
记者在现场看到,如今,群新河水面清澈,沿岸修建了生态驳岸,岸边绿化郁郁葱葱。“以前隔着老远就能闻到河道的臭味。现在,这里不仅变美了,而且河里能看到小鱼了。”附近的居民说。
据了解,为巩固治理成效,接下来,汾湖高新区(黎里镇)还将建立企业雨污水管网管理长效机制,持续做好黑臭河道治理排查整治“回头看”工作。在做好动态巡查的同时,组织人员每天在总排水口取样检测水质、对管网进行定期养护等,保障河水不返黑返臭。
“从曾经的黑臭河道,到如今的一泓清水。群新河整治为黎里河水治理提供了较好的案例。我们将以群新河的整治作为样板,推动全镇美丽河湖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人居环境面貌,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陈朝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