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租赁骗局:扶持农民的甘霖,怎么成了割韭菜的镰刀? .........
近年来,新能源引发的“绿色革命”向各个行业渗透,加上“双碳”政策的推动,光伏作为稳定又易部署的清洁能源,成为重要的能源战略之一。在山东、河北、河南这些日照大省的乡村,无论是农村的屋顶,还是山坡,都随处可见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乘着政策的东风,分布式光伏站上了风口,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相比集中式光伏电站对场地的要求,户用分布式光伏要灵活得多,可以安装在居民的楼顶和屋顶,发电用电并存,也可就地消纳。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光伏新增装机52.6GW,其中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35.33GW,同比增长约112%。
分布式光伏迅速扩张,但对于希望通过“光伏造富”的普通农户而言,隐忧和风险也随之而来。
一、农户从出租屋顶变成“打工人”
前不久,凤凰网发布了一篇《出租屋顶建光伏电站,为何让“阳光存折”变“负债”》的报道,谈到多位出租屋顶建光伏电站的“受骗”案例,不少农户出租屋顶建光伏电站,“阳光存折”变“负债”,农户成了资本的“底层打工人”。
根据报道,山东沾化县冯家镇的不少农户,在安装屋顶“绿色光伏”时,和某光伏公司签署了光伏租赁合同。按照销售人员的说法,农户只要出租自家屋顶,不用拿设备钱,“前10年每块板收益20元,可用来还租设备的钱,11年后电站归自己,每年有一、两万的收益”,很多农户一听,便欣然签了租赁合同。
可是这个租赁合同的很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
比如,合同明确说明,农户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购买某原装光伏系统设备,以合约期内的电站收益分期支付设备租金、维护费和运营服务费。农户以为自己是屋顶出租方,如今却变成了设备的承租人,而且金融机构作为设备所有人,维护设备的费用反而要由农户出,这又增加了农户的成本投入。
合同中,金融机构还可以将农户持有的电站应收款质押,因为电站收益偿还金融机构租金的支付方式是季度一结,而支付农户的收益却是一年一结。一旦金融机构出了问题,这似乎为其提供了跑路的最佳“条件”。
另外一方面,即便的租赁模式下的“合作共建模式”,农户与资方的权益仍然十分不对等。凤凰网采访的一位法律人士在看过十几份光伏合同之后表示,合同期限跨度很长,针对资方的约束少之又少,农户的权益如何保障?譬如如果电站搭建不当,影响房屋质量怎么办?如果公司倒闭,是否解除合同,所有设备如何处理?电站运维怎么办?电站被质押、抵债怎么办?这些有助于维护农户权益的问题,合同几乎都未涉及。
如此一来,销售人员“巧妙”地利用合同把光伏安装之后的风险,转嫁到签署了租赁合同的农户身上,农户们从销售人员口中所宣传的“躺着赚钱”变成了光伏电站的免费“打工人”,合同的收益和风险责任主体完全不对等。
光伏发电,本来是一场造福农民的甘霖,俨然成为了一把把挥向韭菜的镰刀。
二、资本逐利,农户收益被瓜分殆尽
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无论光伏租赁合同的模式如何不断更改,光伏下乡的大浪潮中,喧腾热烈的永远是资本,屈居在利益链条底层的农户,则背负着看不见的风险。
户用光伏的大跃进,最初是依靠国家的扶贫、补贴政策拉动起来,多家大资本先后涌入市场,再到最近两年,国家“双碳”战略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更多的上市公司,家电巨头跨界涌入光伏,在光伏行业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局面。
天眼查上显示,2017年,“光伏”关键词搜索后,就有7.43万家光伏公司注册成立,而最近一年这一规模已经飙至两倍,多达14.5万家。
摩肩擦踵的光伏公司涌入后,市场人才匮乏,业务员的开发费用也水涨船高,在业务开发的链条上还滋生了“职业卖单员”。这些职业卖单员,大多是品牌经销商的兼职人员,虽然不懂光伏技术,也没接受过培训,但是因为在当地人缘好,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话语权,备受经销商推崇。业务员们在“半熟人社会”的乡村运行规则下,利用人情取向加速光伏进程。
但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许多公司让农户缴纳首付款,实际上是作为给业务员的开发费用分发出去了。在光伏租赁的模式中,农户与资本方的获益差距究竟有多大呢?从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获得的一份某品牌租赁光伏的合同来看,在租赁期限内电站的发电收益,业主获得实际收到电费的20.78%,而出租人,获得79.22%。换句话说,农户拿着最少的钱,却担着最大的风险。
光伏下乡的大浪潮下,资方形成的利益链条已经稳若磐石。从平台方到渠道商、金融机构,甚至下游的业务员,他们都成了光伏大蛋糕上的逐食者。而这些热烈的追风者,最后瓜分的其实都是农户的利益。
未来几年,分布式光伏的规模仍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状态,模式上的弊病和推广时的乱象必然是制约光伏发展一大阻碍。对于广大农户而言,首要做的是擦亮双眼,增强辨别能力,不盲目跟风,才是避免被资本割韭菜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