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达)近日,在尹山湖畔,随着大片油菜花的盛放,总占地约1.4万平方米的“城市农庄”面向市民开放了。住在吴中区观澜逸品、逸品澜岸、依岸花园等小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就可欣赏“满屏”的油菜花景色。不仅如此,到了秋、冬两季,居民还可以看到向日葵、羽衣甘蓝等景观农作物。
据悉,这处“城市农庄”是逸品澜岸周边绿化提升工程中的一部分,该项目地块主要是观澜逸品、逸品澜岸、依岸花园三个小区围墙外区域,还有水系包围,总设计面积约3.58万平方米,其中耕地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其余为城市绿地。在城市绿地的植物选择上,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苏州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了适合生长的本土植物,如栾树、香樟、红枫、桂花、樱花和垂柳等,以及多种球灌进行五重绿化的营造。临河处还种植了鸢尾、蒲苇等水生植物,丰富了水岸线景观。
“种好绿化还不够,如何保护和利用好该项目地块中零星分布的耕地是重点。”郭巷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徐永俊介绍,在城市化过程中,各项非农建设,特别是交通路网、市政设施建设等导致这1.4万平方米的耕地破碎化,“走十米是耕地,再往前五米是绿化用地,这样的情况在这里时有发生,如果大范围种植绿化会破坏耕地,而放之不管也容易有居民私自种菜。”
在这样的地理形势下,郭巷街道提出了将耕地转变为“城市农庄”的创新想法,“根据耕地和绿化用地的边界,在耕地范围里全部种上景观农作物。”徐永俊说,2月至5月,这片地里种的是油菜花,到了6月至9月则会换成向日葵,12月至来年2月,就会种羽衣甘蓝。
自项目实施以来,逸品澜岸周边的耕地已经焕发了新的生机。今年2月底种植的油菜花已经盛开,金黄色的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生姿,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这片油菜花海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让人们对“城市农庄”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前段时间,我们还想着带孩子去东、西山的乡村里看看油菜花,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实现。”住在附近鑫苑湖居世家的王女士说,以前这里刚开发建设时,环境不佳,现在随着绿化和景观田的建设完成,散步休闲的空间变多了,居住环境也在逐渐变好。孩子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学习生物多样性、植物生长规律等知识。
随着“城市农庄”项目的深入推进,郭巷街道还计划开展一系列与农业相关的社区活动,街道将定期组织居民参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让居民亲身体验农耕文化,了解食物的来源,培养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良好习惯。同时,为了进一步丰富“城市农庄”的文化内涵,郭巷街道还计划引入艺术和文化元素,如举办摄影比赛、绘画展览、农产品市集等活动,让艺术与农业相结合,提升城市农庄的文化品位。徐永俊表示,未来,郭巷街道将继续探索“城市农庄”的多元化发展路径,通过引入更多的创新理念和技术,使“城市农庄”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亮点,助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