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邵群入梅以来,“暴力梅”已尽显威力,接下来梅姑娘究竟什么时候歇歇脚,什么时候再度发威呢?
强降雨过程频现
强对流天气一触即发
在老苏州的印象中,入梅往往是以一场明显降雨作为标志的,今年也不例外。
随着暖湿气流加强北上,我国主雨带东段明显北抬,长江中下游一带进入降雨集中期。苏城一入梅,强降雨过程即“准点”打卡,19日零时至20日6时出现强降水过程,过程雨量北部中雨,局部大雨,中南部地区大雨到暴雨,多个观测站点伴有短时强降水。21日早晨7时以后,雷电和短时强降水登场,“暴力梅”上线,当天全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
“暴力梅”的“表演”仍在继续。随着主雨带南压,受强对流云团自西向东移动影响,前天21时至昨天2时,苏州部分区域阵风达7至9级,局部10至11级。前天7时至昨天7时,全市24小时累计雨量普遍达中到大雨,各县级市(区)雨量在18.2毫米(相城区)至34.8毫米(张家港)之间,站点最大累计雨量46.0毫米(常熟海洋泾观测站),最大小时雨强34.6毫米,最大10分钟雨强17.5毫米。一时间,苏城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强对流黄色预警、暴雨黄色预警又一次同时拉响。前天凌晨天气逐渐恢复了平静,下午到夜里阴到多云,有阵雨或雷雨,南部地区中到大雨。
这段时间,梅雨带维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并南北摆动,苏城降水过程明显增多,降水强度强,累积雨量大,雨势强弱转变频繁,气温随之有所波动,潮湿闷热感一直如影随形。前天早晨,苏城最低气温达到了26.1℃,是今年以来日最低气温最高的一天,闷热感进一步加剧。湿度大、气温不低,大气中的不稳定能量积聚,雷暴大风、雷电、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一触即发,市民需及时关注预报预警信息,加强防范。
本周仍多降水过程,其中25日和26日雨量中到大雨,局部可达暴雨。受降水和云系影响,本周气温波动,最高气温31℃左右,出现在6月30日。
4天雨量已很惊人
月底前仍雨雨雨
梅雨来势汹汹,“暴力梅”频频上线。根据监测,19日入梅以来,截至昨天7时,全市国家气象站平均梅雨量已达134.0毫米,观测站点最大雨量197.8毫米(相城区望亭),入梅后,苏州4天的雨量已达到常年梅雨期平均梅雨量的54%!究其原因,主要是动力条件好,北方高空槽过境,冷空气南下,冷暖气流交汇形成较强切变线系统,再加上南方暖湿强盛,水汽条件好,且降雨云团移动缓慢,导致降水效率高、强度强,雨量可观。
昨天,我国主雨带位置变化不大,仍盘踞在贵州至长江中下游一带。今天长江中下游雨势依旧强劲。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再次北抬,明天主雨带东段将再次北移。目前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雨带摆动幅度不大,总体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苏州月底前仍多阵雨或雷雨天气,气温仍有所波动,潮湿闷热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