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首届荷花联展暨第二十九届拙政园荷花节开幕已有一周。以水景见长的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的赏荷佳地,从1996年举办至今的拙政园荷花节,承接着市民游客对荷花文化的热爱。今年,苏州市首届荷花联展在拙政园荷花节的基础之上,形成景园结合、全市联动,多品种、多点位、多文化的赏荷格局。
从联展主题“拙韵清莲·荷合与共”,不难看出首届荷花联展背后的用意。苏州是园林之城,园事花事贯穿全年,赶花集成为苏州人日常的生活习惯。但跳出苏州,园事花事哪里都有,如何在旅游井喷时代,走出一条独特的花事发展新路,进一步提升苏州园林品牌形象,撬动城市文旅发展新动能?这让苏州园林人投入了相当的思考和精力。
全城联动,荷花节升级为荷花联展
“苏州好,廿四赏荷花。黄石彩桥停画鹢,水精冰窨劈西瓜,痛饮对流霞。”清朝诗人沈朝初在《忆江南》中描写了这样一幅夏荷竞放、泛舟赏荷的美景。苏州人种荷赏荷历史悠久,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在苏州民俗中,曾以农历六月廿四日为“观莲节”“采莲节”,也称“荷花生日”。此日,人们倾城而出,赏莲荡舟,饮酒吟诗,为荷花祝寿。
这一习俗从明清两朝一直延续至民国年间。1996年,拙政园举办了第一届荷花节,此后近30年间,拙政园荷花节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越办越出彩,越办越丰富,最终在今年提档升级,升格为苏州市首届荷花联展,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统筹,打破地域、围墙,联动虎丘、留园、石湖、东山雕花楼、相城荷塘月色、张家港暨阳湖生态公园、常熟曾赵园、昆山亭林园、太仓南园等多个园林景区,呈现一幅“荷”合与共、百花齐放的苏州赏荷长卷。
在拙政园主展区,各个联展单位送来的数百个荷花品种,令市民游客目不暇接;园林厅堂内陈列着精致小巧的碗莲与各种器皿,展示精湛的碗莲栽培技艺;东中西部花园,大片的塘荷亭亭玉立、疏密得宜、如霞似锦。
如果说,拙政园里的荷花有着小家碧玉之感,那么,生长在张家港暨阳湖生态公园千亩水域的荷花,则自带天然大气的美。碧青的荷叶层层叠叠,翻涌出一大片绿色的波涛,荷花就在成片的绿色当中舒展开腰身,愉悦地绽放。
因“荷”而得名的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当前正是它的高光时刻。该公园是全国最大的以荷花为主题的城市湿地公园,种植睡莲、王莲等200多个国内外荷花品种。漫步公园中,恰似“花开满堂红,人在花中行”。
在这场全市联动的荷花盛宴中,各个展区彰显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同时,今年拙政园荷花节入选第八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荷花节期间,还将推出与荷花相关的民俗活动和美学研学活动。“这是一次新的尝试,我们希望游客来到苏州,不只是欣赏拙政园的荷花,更是来体验美好生活,将更多时间留给苏州。”拙政园管理处负责人表示。
艺术赋能,拙政园的荷花不只是荷花
荷花,各地皆有。北京北海公园、济南大明湖、深圳洪湖公园……每年夏天,全国各地著名景点的荷花争奇斗艳,荷花节更是花样百出。在拥挤的赛道上,与品种繁多的荷花科研院所、更大尺幅的湖池荷塘相比,拙政园荷花节靠什么出圈?
答案是:厚重的人文历史和极致的艺术美学。
“拙政园的荷花不只是荷花,它还是一门艺术。”该负责人介绍,时下消夏赏荷正成为人们在夏日里旅游休闲的新追求。苏州古典园林是荷花节最好的载体之一,它让人们对荷花的关注,从品种、造型、姿态,延伸到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想象。在古典园林里赏荷,不只是赏景,还是赏艺术,更是回味中国人骨子里的诗情画意。
拙政园中的远香堂、芙蓉榭、香洲、荷风四面亭、听雨阁等赏荷景点,几乎占到全园面积的六分之一,置身厅堂、坐在窗边、倚身亭内,每个角度都能欣赏到精美的碗莲、缸荷、塘荷,好似一场荷花美学艺术盛宴。而在这场盛宴背后,是大量技术的突破和艺术思想的融合。
以塘荷为例,从初夏时分小荷才露尖尖角,到盛夏接天莲叶无穷碧,再到入秋后留得枯荷听雨声,塘荷与古建筑、假山、水和人融入一幅立体画卷中。园艺师每天精心打理,对塘荷的采光、养分和姿态进行调整,像修盆景、修古画一般养护它的每一个角度、尺度和场景。
比如,为了呈现留得枯荷听雨声的古人意境,拙政园分片区栽植塘荷,从中国荷花研究中心引进了搭乘返回式航天器上太空进行培育的品种,栽植在西花园。这种荷花花期长,夏天看花大鲜艳,冬天看虽是枯荷,仍坚强挺立在水中,甚至到了下雪天,还能看到倔强挺立的枯萎荷叶。再如,水浑意味着水肥,荷花才能长得好;水清意味着水瘦,荷花就容易生病。为向游客呈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视觉效果,在水和荷花所需的肥力之间,园艺师花费多年时间才寻到一个平衡点。
还有荷花高度与荷叶比例、水面留白与荷叶数量、花瓣掉落水中的位置等,无数细节的堆叠,才能构成这样完美的艺术作品。也正是这样的匠心打造,使得从拙政园出发、迈向全市的荷花联展,“底气”更足。
以花为媒,能否激活文旅发展一池春水?
事实上,从去年的苏州菊花精品展,到今年的苏州市迎春梅展、苏州花展、苏州市首届荷花联展,苏州园林绿化管理部门一直在推动小范围的“个展”扩大到全市联动的“大展”,试图以花喻城、以花为媒,提升苏州园林品牌形象,撬动城市文旅发展新动能。然而,在各地借花兴旅的当下,苏州园林花事活动如何做到强引力、带人气、聚人心?正在举办的荷花联展能否为接下来的花事活动提供借鉴?
“苏州园林蕴含特有的多元文化、多维文化,应该用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的理念,去推进园林的活化传承和传播,去创新我们的园事花事活动,凸显它的文化张力。”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局长钱宇澄表示,拙政园将荷花定位为打开苏州古典园林艺术价值宝库的一把钥匙,在拙政园荷花节基础上升级的全市荷花联展,正是把握好“园林+”,将园林文化与市民需求融合,引领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次尝试。“我们进行高品质的文化输出,打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希望为大众奉上的不仅是荷花盛宴,更是生活中的美学三餐。”
苏州市园林和城市公园管理处处长李海克认为,举办花事活动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植物园、城市公园的花事活动与古典园林的花事活动,各有各的调性。联展也不限于某个园林景区或某一区域,而是形成联动效应。经过去年到今年的一系列尝试后,与花展同步推出的全市赏花指数地图深受市民游客的喜爱,这是活动衍生出的文旅产品,有利于进一步释放“长尾效应”。未来,苏州的园事花事活动还将突破城域,联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区域,进一步扩大城市花事品牌活动的影响力。
同时,也有业内专家提出,苏州是写意的江南,苏州古典园林正是写意山水的实景版,这赋予了园事花事活动极大的“地利”优势。要运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园林遗产,以及在这片文化土壤中耳濡目染熏陶出的艺术能力,坚持艺术引领和技术融合,积极寻找“天时”,大力促进“人和”,避免园事花事活动同质化,走出一条独树一帜、自成派系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