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涛 通讯员 毛军)近日,大学生小刘在即将掉入电信网络诈骗陷阱时,想起驻校民警在校内开展的反诈防骗宣讲,及时报警向警方核实情况,最终识破骗局,避免了损失。
不久前,小刘在交友软件上认识了一名网友,通过分享彼此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双方越聊越投缘,彼此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为了方便联系,对方向小刘索要了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并声称以后有机会要来中国旅游。
几天后,对方表示自己给小刘买了笔记本电脑、手机、手表、球鞋等物品,要邮寄给他作为新年礼物。考虑到东西比较贵重,而且双方认识也没多久,小刘便拒绝了对方的好意。随后,小刘的邮箱收到了一封国际快递物流公司发来的邮件,显示有一个来自国外的快递,正是“外国网友”寄来的。就在小刘感慨遇到了“神仙好友”时,他发现页面显示,需支付清关费和公路运输费,合计4500元。小刘赶紧联系“网友”,对方表示还是给小刘邮寄了礼物,但一些费用必须由收件方支付,希望小刘能先帮忙垫付。
没过多久,“快递公司”发来邮件称包裹已到达机场,现需付清相应的费用才能继续送货,并发来二维码让小刘扫码付款。看着对方发来的二维码,以及“网友”种种说辞,小刘越想越不对劲,随即拨打110报警求助。
接警后,民警迅速到达现场处置。在了解详细经过后,民警告知小刘,这是典型的网络交友诈骗,此前曾发生过相似的以寄送礼物、代收行李为由需垫付相关费用的诈骗案例。在民警的细致剖析下,小刘渐渐认清骗子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