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都市网 热门快讯便民频道资讯中心房产频道生活频道汽车频道家居频道苏州商业婚庆频道苏州旅游母婴频道
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正文

这间“特殊”厨房背后的故事好暖 面店三楼成了白血病患儿家庭“离医院最近的家”

字号: 2023-10-31 08:28 来源:
本报记者 王可 本报通讯员 韦依雯昨天中午12点,在姑苏区景德路某面店三楼,十几位患儿家属正做着午饭。这家面店距离苏州儿童医院景德路院区仅几分钟路程,老板自掏腰包租下店铺

本报记者 王可 本报通讯员 韦依雯

昨天中午12点,在姑苏区景德路某面店三楼,十几位患儿家属正做着午饭。这家面店距离苏州儿童医院景德路院区仅几分钟路程,老板自掏腰包租下店铺三楼空间,免费提供给白血病患儿家属做饭,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离医院最近的家”。一天16小时免费开放,还提供灶具和休息室,这间爱心厨房自今年5月开门迎客以来,已经接待了百余户白血病患儿家庭,诠释了人间大爱。

“爱心厨房”解决患儿家属做饭难题

42岁的杨飞是金阊街道养育巷社区辖区“张师傅皮肚面”的老板。面店毗邻苏州儿童医院景德路院区,使得杨飞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白血病患儿家属。他发现,大部分白血病患儿家庭都面临两大难题:一个是住房,还有一个就是做饭。

尤其是做饭。白血病患儿对饮食有着严苛的要求,既要清淡有营养,又必须保证干净卫生,还有很多忌口,稍不留意,就容易导致肠排等反应,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家属自己做。

但一个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是:很多家属住得远,没有就近的场地做饭,不少人干脆花钱到饭店做,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这一切让杨飞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少家属吃着吃着就开始流泪,为了不打搅其他顾客,他们还得强忍住哭声,眼泪流进了面里……每每看到这样的场景,我都感到很不是滋味。”

今年5月,杨飞自掏腰包把店铺三楼空间装修一新,改造成面积约60平方米的“爱心厨房”,从早上7点一直开放到晚上11点,免费提供给白血病患儿家属做饭。为了让家属更方便,他还花1万多元购买了10套电磁炉设备和配套炊具,能够同时保证10位患儿家属做饭。此外,空间内还辟出一间休息室,供家属短暂落脚休息。

除了装修费用、房屋租金、炊具设备,爱心厨房每月三四千元的水电费,也都由杨飞承担。

慕名而来的患儿家属越来越多

中午12点半,出现在爱心厨房的身影越来越多,前来做饭的患儿家属忙得热火朝天。忙碌间隙,他们短暂放下沉重的心情,相互交流,抱团取暖。爱心厨房无形中成为白血病患儿家庭互相打气的平台。

爱心厨房里每一缕升腾的“烟火”背后,都是一个有关生命的故事。常巧莹来自扬州,孙子被确诊为白血病,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已经花了近40万元医疗费。在病友的介绍下,他们在爱心厨房解决了困扰许久的做饭难题。“这里不仅可以免费做饭,还能在沙发上打个盹,解决了我们很多后顾之忧。这么多运营的费用,老板要卖多少碗面才能负担啊,真的太感谢了!”常巧莹充满感激地说。

志愿者何晓霞是这里的“后勤总管”。她今年7月加入厨房,主要负责清洁打扫、安全排查、心理疏导等。何晓霞还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众筹米、面、油等物资,无偿提供给条件困难的家属。她告诉记者,大家口耳相传,爱心厨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前来做饭的家属也越来越多。

患者家属、爱心人士也在全力“守护”

陆涵爸爸是“爱心厨房”的联合发起人,也是一位白血病患儿的家属。他告诉记者,家属也在全力守护这间为他们提供了便利的厨房:每次做完饭,大家都会带走厨余垃圾,竭尽所能把厨房收拾干净;有的年轻家长不擅长做饭,年纪大些的家属就在旁边指导;爱心厨房里的米、面、油等物资,大家也是节省着用。

爱心厨房能够运营至今,除了志愿者的辛勤付出,还离不开爱心人士的支持。“经常会有好心人送来物资,米、面、油,还有调味料等,也有想要捐款的好心人和企业家,但是都被老板婉拒了……他觉得只要自己还在开店,就会负责维持爱心厨房的运转,他的行为诠释了什么是人间大爱!”陆涵爸爸动容地说。

很多患儿家属也坦言,离家在外,爱心厨房给到的温暖比什么都珍贵。

焦点图片

最新娱乐

焦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