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2023吴中横泾开镰节暨“建研院”杯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在林渡暖村举行。记者了解到,今年横泾种植了约6500亩水稻,根据作业进度,11月6日起,近500万斤的高品质“太湖横泾”大米就将上市,登上市民的餐桌。
随着收割机在翻滚的稻浪中来回穿梭,饱满的稻穗尽收囊中。不一会儿,收割机就满载而归,轰鸣的马达在田间地头奏响“丰收曲”。记者了解到,今年,横泾街道的苏州湾现代农业公司部署了覆盖粮食种植“耕种管收”作业全过程的智能农机,这些高度机械化的设备还能对接物联网,实现了农机作业及生产信息的可视化和实况化。
醉美横泾翻金浪,美丽乡村入画来。作为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横泾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历来就是苏州的水稻高产区之一。这里的土壤为青紫泥,横泾的农人们在春耕时采用绿色生态育肥,播撒羊粪等有机肥料、种植红花草绿肥,配合合理的休耕轮作,进一步提高土壤肥力。
苏州湾现代农业公司董事长徐建林介绍,横泾大米精选南粳46号原种培育,喝着太湖水长大。通过无人化检测设备的普及和使用,目前该公司已实现了数字化农业种植,用科技赋能田间气象、墒情数据、虫情分析、长势分析和无人农机五大模块,助力生产高品质粮食。今年太湖横泾大米零售价为每斤10元,与往年相同。煮熟后,米饭晶莹剔透,口感柔软润滑,富有弹性,冷后不硬。
以田野为舞台,以运动为桥梁。开镰节现场,不仅有西交利物浦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现场揭牌实践基地,还有数对新人举行了集体婚礼,蓝天白云下,金灿灿的稻浪映衬着鲜红的喜字,更凸显了横泾近年来倡导的文明婚嫁新风尚。
种好一粒稻、建好一个村,用专抓实干让流量转变“留量”。近年来,横泾街道不断推动“农工商文体旅”六维融合发展:“林渡暖村”业态不断丰富,诗酒田园文化馆1.5产业亮点纷呈,国家级农业国企平台中翰兴农成功导入瑰谷农业综合体项目和瑰芯数字农业重点项目。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共有超过100万人次游客走进横泾,用脚步感受东太湖之滨的勃勃生机,用心感受“诗与远方”。
横泾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娟表示,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横泾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和智慧农业发展,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到实处,“太湖横泾”地产大米也凭借优异的品质和口碑屡获奖项,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接下来,横泾将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凝聚发展动能,努力绘就“都市田园 幸福横泾”美好画卷。(苏报融媒记者 陆宇其 文/摄/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