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静
六月是“考试月”,无数的学子在这个月里经历了人生中重要的考验。然而,随着考试的结束,许多学生却并未感到轻松,反而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和失落之中。考试结束后,学子们该如何调整心态,走出心理困境,本报记者为此采访了我市的医生。
闭门不出、睡不着觉,学生中高考前后情绪紧张
“我的女儿小涵刚刚结束中考,考完最后一门科目后,面色沮丧,她说做错了一道很熟悉的化学题,整个人都一直处于非常自责的状态。”上周,市民李女士致电吴中区心理援助热线,她表示自己的女儿自从考试结束后,一到家就把自己封闭起来,不见任何人,李女士好不容易敲开了门,却发现女儿的胳膊被其掐出了好多发青的印迹。李女士十分担心,赶忙求助心理热线工作人员。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吴中区心理援助热线专员王春苗告诉李女士,她女儿小涵目前的状态可能是由于考试失误带来的自责和挫败感过于强烈,导致小涵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和行为。为了帮助小涵走出这一困境,心理咨询师建议李女士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女儿的情绪,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支持,让孩子知道她并不孤单;其次,李女士可以鼓励女儿分享她的感受和想法,更好地了解女儿的心理状态,然后进行正面激励,告诉女儿一次考试并不能完全代表她的能力和价值。与此同时,针对小涵的自责和挫败感,家长可以引导她学习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小涵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自责感。
无独有偶,中考前夕,家住相城区的周同学也出现了入睡困难,伴发胸闷、乏力、头晕等多种身体不适,白天的学习也出现了困难,全家都跟着紧张担忧起来。在母亲的陪伴下,周同学来到相城区第三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就诊。通过相关的问诊评估后,睡眠医学科主任医师谈燕群考虑周同学是因考前紧张焦虑、压力过大导致的,随即给予其心理疏导。经过疏导后,周同学心情放松下来,症状有所缓解,暂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谈燕群表示,适度紧张焦虑有助于带来更好的学习动力和表现水平,但焦虑过度就会使考生应考能力下降,甚至使考生身心健康受损。因此,考生要学会缓解焦虑、增强信心,做情绪的主人。谈燕群还提醒,家长也要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减少对孩子学习的盲目焦虑,父母的好心态能给孩子带来更积极的影响。
昨天晚上,苏州高考生能查询自己的高考分数了,不少学生还向心理咨询师表示,他们不会在家查询成绩,而是会约上好友一起出去玩,缓解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不能“落榜”,医生送上心理引导指南
“随着中考的落幕,部分考生因未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而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负罪感,甚至自卑心理。”王春苗表示,他们会感到前途迷茫,认为自己对不起父母的期望,辜负了老师的教诲,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泥潭。这些考生会反复回忆考试过程,不断责备自己,甚至产生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严重的还可能萌生轻生念头。
针对这一现象,王春苗建议广大考生,考试结束后需要适度放松,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睡眠颠倒,同时保持合理的饮食规律。更重要的是,考生需要调整心理状态,放松心情,积极面对考试结果。与此同时,她建议考生可以利用考后的闲暇时间培养个人兴趣,参与更有意义的活动,并合理安排娱乐时间,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这些活动不仅能帮助考生转移注意力,还能促进身心健康。
此外,王春苗还指出,家长的态度至关重要。家长应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帮助他们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同时,家长还需密切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举止,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与孩子沟通,并在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人员的帮助。王春苗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关注考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帮助他们平稳度过考试后的心理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