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发现的明清粮仓、原校留存的古树名木、互联互通的智慧校园设施……历经七年的综合改造,百年老校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焕然一新,将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昨天(8月23日),记者来到姑苏区吉庆街86号实地探访,发现这是一所既传统又现代的“未来学校”。
整个校园占地面积约4.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包含一所4轨制幼儿园和一所6轨制小学,其中幼儿园将于明年秋季启用。
该校改扩建项目由苏州工业园区首任总规划师时匡设计。小学区域以“院落”风格为特点,按年级划分成3个小院落,围绕古树布置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露天剧场等,各院落又通过连廊互相贯通,空间“可分可合”,打破了传统的学校建筑布局。粉墙黛瓦隐于古城小巷,步转回廊偶入新奇空间……漫步校园,可见复刻的民国风校门、屹立百年的古松,亦可见绿色环保的教具、联动各班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苏式韵味与现代气息交织扑面而来。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项目地块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了明清时期的和丰仓遗址,是目前苏州地区发现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粮仓。“这是历史赋予学校的一本活教材。”新苏师范附小教科室主任曹育红介绍,学校也因此收获了一座和丰仓遗址教育园,位于校园东北侧。一道挂满紫藤的知识长廊连接教学楼与遗址,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图画形式讲述古今粮食文化。未来,学生可以在这里戴上VR眼镜,“置身”和丰仓,亲见动画还原的明清粮仓劳动场景,学校也将在此基础上继续挖掘历史资源,开设相关文化社团、校本课程等。
此外,记者了解到新苏师范附小是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未来学校联盟”示范学校。“未来学校的教育更强调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我们尤其关注建筑乃至每一景观、物件与学习的联系。”副校长顾云媛介绍,除常规场室外,学校在新校园建设时还充分挖掘苏式文化生活,构建了中华经典习艺、生态校园环境探究、亲社会实践体验等特色课程,并配置与之对应的学习空间,如烹饪教室、缝纫教室、种植园等,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建设一所与苏州人文环境相吻合、传统与现代和谐统一的绿色精品学校,是我们的办学目标。”顾云媛说,期待学生们在这座新旧融合的校园里认识世界、发现自我,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