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当前,苏州正精准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平衡医疗资源和救治需求,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在相城人民医院心内科病房,69岁陈老伯精神饱满,恢复状态良好,即将出院。很难想象,就在几天前,他曾突发胸痛晕厥,病情危急。
相城区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住院医师俞宏杰介绍,陈老伯是周边居民,离医院比较近,到医院后先拍了个心电图,从心电图上来看,症状比较典型,提示考虑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当时就把病人的相关信息传到医联体平台,如果是突发心梗,转运时间越快越好。
时间就是生命,依托相城区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网络,相城人民医院心内科第一时间接收到患者的初步检查资料,在120救护车转运陈老伯的同时,医院已经开启绿色通道,准备紧急手术。
相城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赵勇介绍,这边医生提前给病人预办手续,安排导管室,一些护士技师准备就绪,从病人离开黄桥医院到达相城人民医院导管室也就是半小时左右,病人到达医院后一个小时左右就完成手术。
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为患者抓住了黄金救治时间,这是相城区紧密型医联体合作模式下快速响应的一个缩影。
苏州市相城区卫健委副主任、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院长许雪飞介绍,通过这个专线搭建,相城区域内各家紧密型医联体单位都可以在线上预约挂号、检验检查预约、付费,基层医疗机构的患者转诊到医院就不需要再挂号、再预约。
同时,相城区还将搭建完善影像和心电会诊两大平台,建设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相城区消化道早期肿瘤防治中心、介入诊疗中心、健康管理中心四大中心,打造资源共享和服务联动纽带。
许雪飞表示,织牢相城区域内协同救治一张网,围绕相城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来推动这个项目,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老百姓实现“小病家门看 大病不出区”。
医联体建设工作开展以来,苏州坚持政府主导,注重发挥各地龙头医院引领带头作用,持续理顺双向转诊流程,不断完善医联体组织形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16个县域医共体,其中紧密型6个;98个专科联盟,29个远程协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