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蒋祖华)“是哪里起火了?没听到警报声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昨天,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大厦楼下停了两辆消防车,写字楼内还有一群“全副武装”的消防员在飞奔,引起路人的好奇心。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这是苏州工业园区消防救援大队独墅湖站正在进行差异化练兵,模拟建筑内消防设施无法使用的情况下,消防员利用消防车给超高层建筑供水灭火的场景,简称“登楼训练”。
“今天的负重登楼训练安排在中新大厦,共50层,高度222.8米,是我们辖区范围的超高层建筑!”据独墅湖消防站站长刘洪潭介绍,该辖区25平方公里范围内科研中心和高层、超高层建筑比较多。虽然消防站里也有训练塔,但一般负重登楼训练都会安排在消防站周边的高层写字楼内进行。“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训练塔的楼层达不到20层高,无法较为完整地完成全套登楼动作。另一方面是为了让训练更贴近真实情况,更好地提升消防员负重救援综合能力。”刘洪潭说。
训练开始前,刘洪潭让10名消防员携带所有装备,在大楼一楼集结,交代训练事项。“我们10人为一组,每个人负责运送4卷水带到顶楼。计时开始!”在刘洪潭的指令下,消防员们冲进了大厦楼梯间的消防通道。
负重登楼训练模拟的就是在高层火灾中,消防员抵达现场后,迅速展开火灾扑救和被困人员救援的过程。消防员们不仅需要携带水枪、水带,还要携带破拆机械、分水器、担架、消防斧等装备,加上身上穿的战斗服,负重达到了100斤以上。训练中,每个消防员都有明确分工,冲在最前面的是水枪手和侦察员,他们的任务是带着水枪和水带向楼顶冲刺。其次是携带各种破拆救援装备的消防员,他们的任务是配合水枪手连接水带和分水器等。在最后的是携带补给的消防员。
“我们在登楼过程中,一边登楼,一边完成水带铺设。”徐冲今年23岁,是一名水枪手,还是独墅湖中队二班班长。登到26层楼时,明显能感受到消防员们的疲惫。狭小的楼道里,他们每一步都重重地砸在台阶上。“快一秒,在火场里就能多救一个人。真正到了火场,我们没有休息的机会。”徐冲在和队友一起连接水带时,也在为队友加油。
这场训练,没有任何一名消防员因为觉得累而停下来休息。“我不能拖兄弟们的后腿。”一名消防员说。
训练结束后,消防员们的体能服都已经湿透,短暂休息后,他们迅速起身,开始收拾装备。对于这样高强度的训练,消防员们都明白其中的意义。“我们此次登楼时间是18分36秒。现在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嘛!”刘洪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