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气温骤降,呼吸道疾病又呈现出高发的态势,苏州各大医院呼吸科、儿科、急诊科人满为患。苏州疾控医生提醒市民,今冬明春,我国呼吸道传染病存在肺炎支原体与流感病毒交叉或共同流行的风险,市民应警惕叠加感染,日常生活中应戴好口罩。与此同时,为了满足临床患者诊疗需要,我市多家医院还开展了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助力市民快速精准诊断出所感染的病原体类型,及时治疗,早日康复。
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
近日,市民张大爷因为反复咳嗽咳痰一个月,来到吴中区木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中心医生丁微仔细询问后了解到,张大爷近一个月以来,先后感冒、咳嗽3次,每次都是吃点抗生素、输几天液后症状逐渐好转,停药1周左右后,又开始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医生检查发现,张大爷的痰清稀白黏,后背前胸怕冷,舌质暗,苔白腻,咽喉暗红,脉滑。丁微医生认为张大爷是由于长期服用抗生素所致的寒湿阻肺,于是为他进行了对症药物治疗,同时配合中药泡脚,以温阳散寒,升提中气,目前,张大爷的症状得到了明显好转。“中医认为‘正气于内,邪不可干’,祛除病邪的同时配合升提中气,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丁微表示。
无独有偶,最近,家住盘溪新村的张阿姨因反复咳嗽咳痰一个多月,来到姑苏区润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全科医生王唯接诊后了解到,张阿姨一直有“老慢支”,每年秋冬季节气温变化时,常出现频繁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自己吃点抗生素、止咳药会有改善,最近一周咳痰增多,痰黏偏黄色,尤以清晨和夜间咳嗽最为剧烈,有时候走路急了、上楼梯时,还会出现喘息的症状。
经过查体、实验室检查和肺功能检查,王唯医生诊断张阿姨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经过对症药物治疗,其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王唯医生提醒张阿姨,秋冬换季时节气温多变,尤其是有“老慢支”病的老年人,更要警惕呼吸道感染,因为其容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今年该中心支原体、流感和其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例很多,且有合并感染的情况,为此,提醒市民外出时还需戴好口罩。
苏州市吴中区疾控中心急传科医生于佳介绍,进入冬季,昼夜温差增大,寒热多变,人体呼吸道黏膜抵抗力降低,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除了支原体肺炎、流感、细菌感染及其他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外,市民还需要警惕肺炎支原体与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原体出现叠加感染,今冬明春,我国呼吸道传染病存在交叉或共同流行的风险,因此,戴好口罩必不可少。
流感、肺炎疫苗应及时接种
预防呼吸道感染应该注意些什么?于佳医生介绍,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相关疾病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当前可以接种的疫苗有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于佳表示,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感染后,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建议6月龄以上无接种禁忌的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6月龄至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更应及时接种。
与此同时,肺炎球菌感染常见于婴幼儿、老年人以及具有基础疾病的人,通过接种肺炎疫苗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感染,肺炎球菌疫苗分为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两种,前者适用于6周龄~5周岁的婴幼儿和儿童,后者适用于2岁以上感染肺炎球菌的高危人群。
苏州市自2018年4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实施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在项目实施期间,每位符合以上条件的老年人可享受一次免费接种,不符合免费接种条件的市民朋友,建议前往辖区的成人预防接种门诊,自费自愿接种。
此外,于佳表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市民应做到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直接触摸眼睛、鼻或口;室内勤通风,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自身免疫力也很重要。
病原体核酸检测助力诊治
近期,受到天气及学校交叉感染的影响,儿童呼吸道疾病处于高发季节,其中以支原体、甲流、乙流较为多见。9岁女孩天天近日因发烧、咳嗽四天,来到吴中人民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为大叶性肺炎。门诊医生为她做了呼吸道病原体五联以及甲流、乙流的抗体检测,结果均显示为阴性。收治入院后,医生又给她做了一个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2个小时后,报告结果出来了,显示乙流、鼻病毒还有支原体都是阳性。随后,医生及时为患儿进行了针对性治疗,目前患儿病情较为平稳。
吴中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周映红介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以后,早期临床症状高度相似,很难通过单纯的临床症状和常规的检查进行病原学诊断。传统的诊疗手段主要为病原体生化指标的鉴定、病原体培养等,这些方法操作准确性不够、检测周期长,很难给医生提供精准、及时的辅助诊断。随着技术的发展,呼吸道病毒诊断测试主要分为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和抗体检测。
“说到核酸检测,市民一定不陌生,它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其实核酸检测不只可以检测新冠病毒,它还可以检测我们呼吸道感染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吴中人民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王晓俊介绍,2020年5月,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诊断委员会发布了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分子检测诊断建议——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核酸扩增检测可以检测一种或者多种病毒,已经成为临床病毒诊断的“金标准”。
王晓俊表示,相对于传统的抗体检测,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的早期筛查还是有非常大的优势的。因为抗体的上升一般需要一周或者更长的时间,但是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具有快速高效、灵敏度特异,不受抗菌药物应用影响等特点,在患者发病的第一天到第二天,就可以测出阳性,这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提升医疗资源的利用率。
该检测项目可以快速检测哪些病毒呢?王晓俊介绍,其可检测6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6种常见病原体,即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FLu)、人鼻病毒(RHV)以及肺炎支原体(MP)。其适用人群为出现发热、流涕、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患者;疑似病毒或无法鉴别是否为呼吸道混合感染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因其他基础疾病入院但合并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免疫力低下易造成急重症感染的住院患者;不明原因发热待查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