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方方
本报通讯员金傲
7月12日,对于来自山东潍坊高密的郑明友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从小就追寻根在哪里的他,终于在苏州找到了自己的亲人。从此,他不再孤单。5月24日,郑明友求助太仓警方称,其可能出生于太仓市浮桥镇浏家港辖区,出生后即被抱走至山东潍坊,想要寻找自己的亲人。
山东口音的“苏州人”?
1969年出生的郑先生,从小就从周围人及养父母的口中得知,自己是从江苏被抱养的身世。55年间,郑先生在养父母的呵护下健康成长,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娶妻生子,最近家里还添了新成员——外孙女,生活平淡且美满。但郑先生的女儿小郑发现,平时难得提起寻亲一事的爸爸,似乎心里一直挂念着“回家”。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郑发现父亲社交账号的地点一栏,并未自动定位在山东潍坊,而是定位在了江苏苏州。回想起这些年来,她的爸爸在电视上看到央视寻亲节目《等着我》,总会看得津津有味。转台时巧遇播报江苏地区的新闻,也会格外关注,甚至遇到山东和江苏的体育比赛,还会为江苏队打气加油。
点点滴滴中,小郑才发现,虽然爸爸已经在山东的土地上扎根发芽,但心底里始终记得自己是一名苏州人。
几十年坎坷寻亲之路
在家人的帮助下,郑先生尝试过很多寻亲的方法。他曾经在“宝贝回家”网站上登记过自己的信息,但苏鲁两地距离遥远,他对当年抱养的事情也没有任何印象,线索少之又少,几十年来寻亲之事毫无进展。
尽管养父母对他非常疼爱,但郑明友一直渴望找到自己的根在何处,他四处打听,隐隐约约了解到,自己其实是苏州太仓人。从那时起,郑明友觉得自己好像和这个从未去过的城市,有着不一样的联系。可仅仅知道是太仓人,范围如此之大,该如何寻找亲人呢?大约在2004年左右,养父给郑明友提供了一个关键信息,他立即给太仓日报寄了一封求助信,回复却让他非常失望。
由于养父为他提供的信息并不准确,他为此一度情绪低沉,想要放弃。但是爱人和儿女的鼓励,也一直支持着他。寻亲就像一个树有根、水有源的信念,始终让郑先生心存希望。虽然有了一定的指向,可是郑先生一家从未去过太仓,如何进一步推进又成了难题。于是,郑先生找到了太仓警方。
“我们想着,还是求助公安机关比较放心。”太仓市公安局浏家港派出所民警得知后,被这段跨越千里的寻亲故事打动。但因时隔55年,线索有限,在没有把握为郑先生找到家人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其徒劳往返,浏家港派出所建议郑先生在所在地派出所采集DNA并邮寄至太仓。
柳暗花明,DNA比对找到线索
在等待DNA比对结果的同时,太仓市公安局浏家港派出所社区民警黄伟明在辖区开展地毯式走访,多方打听有无符合郑先生年龄、抱养情况的家庭,在满怀期待中登记了一户又一户,后又在失望无奈中一一排除,初步走访并未获得任何进展。
此时,DNA比对的结果出来了,线索指向5个沈姓人家,民警当天立刻通过电话和实地走访的方式确认,但5户人家否认曾有送养婴儿的事情,寻亲线索又一度戛然而止。
但民警并不气馁,通过进一步走访与沟通,发现其中一家的大家族中曾有一金姓男子,其家中曾有被抱养情况。听闻后,民警立刻前往这名金姓男子家中,采集其DNA与郑先生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他们为亲人!
了却母亲临终心愿
当天上午,在淅沥小雨中,太仓市公安局浏家港派出所民警带着郑先生一家前往浮桥镇牌楼社区。在那里,郑先生的哥哥和姐姐,早已等候着这个多年未见的弟弟。这一声“哥哥!姐姐!”,他们都等了55年!
在认亲仪式上,浏家港派出所的民警端上汤圆,郑先生一家跟金先生一家一同吃着这碗承载了55年思念的“团圆”。社区内,郑先生和哥哥姐姐聊起了当年的往事。
原来,当年因为条件所迫,为了让最小的弟弟能过上好日子,在郑先生出生第二天就被送去了上海的一户人家。送走后父亲还特意去上海看过两次,但抱养的家庭怕郑先生父母反悔要回孩子,在第三次时拒绝了上门看望的请求,并断了联系,从此以后,郑先生就和原生家庭失去了联系。
前不久,看到小外孙女离开了母亲一会儿,就急着喊妈妈,郑先生不禁联想起自己的身世,感悟到母亲和孩子身上天然的情感联结,始终是无法代替的,于是促成了这次寻亲。
“母亲临终前,还念叨着最小的儿子,说一定要找到弟弟。几年前也去山东青岛找过弟弟,但是没找到。如今,弟弟终于回家了,也算完成了母亲临终的嘱托。”哥哥在家中拿出了母亲的遗照,郑先生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照片,“我在梦里梦到过母亲,和照片里的样子一样的”,郑先生感叹道。
最终,郑先生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家”,和亲人们吃上了团圆饭。“特别感谢太仓公安。终于找到亲人,我的内心感到非常幸福圆满,谢谢你们!“郑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