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如蚕茧,近看似鹅蛋,姑苏区十全街东吴饭店里,一株会“孵蛋”的雪松一下子成了“网红”,引得众人前往参观和拍照。不止东吴饭店的雪松,近期在苏州大学、苏州科技大学以及部分公园里,同样出现了雪松“孵蛋”的景象,据说此景极为少见,就连与雪松相伴了数十年的老师傅,都称此前未曾见过。那么,雪松抱团“孵蛋”,到底是何缘由?
快看,雪松在“孵蛋”
在东吴饭店,工作人员寿俊豪被同事们公认为是最早发现雪松“孵蛋”的人,他所在的开发服务部就在雪松旁,他从窗户往外看,大半幅画面是雪松。不过在东吴饭店上班快30年了,寿俊豪还是第一次看到雪松“孵蛋”。
这棵雪松就在东吴饭店的大院内,足有六层楼高,抬头朝上看,可以看到随风晃动的枝头上,有一颗颗小球掩隐在松针之间。“大概两个月前,发现雪松上面有一个个小果,慢慢地越长越大,越来越多。”寿俊豪的发现吸引了同事来观看,慢慢地,到饭店来看雪松“孵蛋”的游客逐渐多起来,无人机也一架紧随一架地来到树顶盘旋。
通过无人机的视角,可以看到,雪松顶部的松果更多更密,且在光照下发白,远远看去,如同一堆堆蚕茧粘连在松针上,又似雪松在光照下“孵蛋”。
“这种现象同事们以前谁也没见过,为此还请已经退休的老师傅回来看看,老师傅说雪松是上世纪70年代时移栽到饭店的,当时还是一棵小树,后来慢慢长大长高,但直到退休,他都没见过这现象。”正因看雪松的人多,东吴饭店前厅经理小濮增加了接待的任务,还临时当起了讲解员。
上个世纪70年代,这棵雪松从南京农科院“远道而来”,种植在了东吴饭店的大院内。随着生长,雪松逐渐成为东吴饭店的标志,见证了饭店半个世纪的变迁。“这几年,我们对于雪松的养护也逐渐科学化、系统化,每年根据树枝情况进行修剪,还进行了灯光亮化,让其真正成为饭店乃至整条十全街的标志物。”苏州大学东吴饭店总经理张荣华说。
原来,不止这一棵
带着好奇,小濮上网查询,想要弄清雪松“孵蛋”的原因。“据说雪松树龄30年以上才有可能结果,而且授粉困难,加上气候等原因,让人感觉要符合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条件,才会结果,所以很少见。”小濮查到的资料,更加令人称奇。
同时据小濮所知,除了东吴饭店,不远处苏州大学校园内的雪松,也出现了“孵蛋”景观。此外,在苏州科技大学江枫校区以及部分公园里,长到一定树龄的雪松,也开始“孵蛋”了。
在苏州高新区玉山公园,几棵雪松高耸挺拔,树枝上冒出了一个个如鹅蛋般的松果。此外,在苏州公园,几棵雪松虽未长出大个头的松果,但枝头长出了“小球”。“我看过雪松结果,大概要30年前了。”苏州公园里,正喝茶纳凉的沈老伯还对那难得一见的景象记忆犹新。
可见,今年是大年
雪松“孵蛋”,引得众人称奇,不过在整天和树木打交道的专家眼中,这可说不上稀奇。苏州市林学会植物学专家王金虎介绍,雪松的原产地在喜马拉雅山区,包括西藏等地区,因其观赏价值高,早些年就是“五大园林树种”之一,全国各地开始引进。江苏南京还将其列为市树,且栽种较多。在苏州,也有不少雪松。“但雪松在原生条件下可能生长更好,这里不一定满足原生条件,虽然同样会结果,但松果球里种子的饱满率不高,通过人工授粉等干预,才能增加饱满率。”王金虎说。
王金虎表示,雪松开花需要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良好的土壤结构,而且需要雌雄伴生,即雌花和雄花同株或雌雄株混生。此外,树木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生长积累,才能具备开花结果的能力,“此次东吴饭店内的大雪松能够在人工环境下成功结果,不仅显示了树木本身的顽强生命力,也反映出饭店在园林养护方面的专业水准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同时,对近期大家关注的几棵雪松的“孵蛋”现象,王金虎介绍,雪松的花期一般为10月至11月,松果要至翌年10月才成熟,因而几棵雪松上的松果极可能较早前就已出现了,只是当时个头小且数量少,不容易被观察到。“雪松和很多果树一样,要到一定年龄才会结果,大家看身边的雪松很多年不结果,主要原因是树龄还没到。”至于今年松果个头大且数量多,王金虎依然用果树作比喻,“和气候条件及年份等有关,相当于果树有大小年,雪松也有个营养积累的过程,积累到一定阶段了,自然就出现大家看到的‘孵蛋’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