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都市网 热门快讯便民频道资讯中心房产频道生活频道汽车频道家居频道苏州商业婚庆频道苏州旅游母婴频道
首页 > 资讯中心 > 苏州资讯 正文

“人工智能+教育”赋能学习新样态 AI入驻校园解锁课堂新玩法

字号: 2025-03-06 14:45 来源:
  本报记者祁海琳宋洁婷顾赵忻  “同学们,哪吒来啦!新学期,别被困难绊住脚。我踢翻偏见,打破枷锁,靠的就是不服输的劲儿。你们也要勇敢追梦,加油!”近日,在吴中区宝

  本报记者祁海琳宋洁婷顾赵忻

  “同学们,哪吒来啦!新学期,别被困难绊住脚。我踢翻偏见,打破枷锁,靠的就是不服输的劲儿。你们也要勇敢追梦,加油!”近日,在吴中区宝带实验小学六(4)班的微班会上,班主任姜春雨借助AI技术为同学们请来了全民大偶像“哪吒”做主持人,瞬间点燃全班同学的热情。

  随着DeepSeek的出圈爆火,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也迅速掀起了一场“智慧风暴”。一直以来,苏州市教育局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积极推动其在中小学的规模化推广与应用,目前,已初步形成“试点先行、规模覆盖、集群发展、生态构建、贯通培养”的苏州模式。如今的苏州校园里,老师们化身“科技达人”,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学生们在AI的辅助下探索知识的海洋,传统课堂焕发出崭新活力。

  精准覆盖教学全流程

  作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与苏州市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实验基地校,苏州市第三中学校正大力推进教学信息化的研究与实践。去年,该校成功申报并获批深化教学改革项目——《AI数智作业驱动下的教学数字化赋能》,旨在借助AI技术为教学赋能。如今,DeepSeek等AI工具已成为教师得力的教学助手,有效提升了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高一(1)班周小建老师的生物课上,将豆包与DeepSeek深度融合,对孟德尔遗传定律教学进行智能化重构。这场跨越时空的“AI+经典实验”创新实践,让抽象的遗传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触手可及。

  不只是周老师,学校已有部分老师也能比较娴熟地运用AI备课和设计学案教案,包括点名程序、设计PPT、作业批改等。据三中教学处主任许颖介绍,在英语学科,AI已成熟应用于单词和作文批改,准确率颇高,成为教师的常用工具。在理科作业批改方面,AI能够支持数学和物理主观题批改,数学批改准确率约达90%,尤其擅长批改填空题,已广泛应用于作业与小练习。此外,基于大数据题库和智能标签技术,AI的同类题推荐功能也已广泛应用,有力支持了针对性教学。

  三中积极鼓励教师利用AI技术提升教学效率。自DeepSeek推出后,不少教师探索利用AI自动制作PPT、设计自动点名程序,辅助教/学案设计等。为此,学校定期组织AI技术培训,助力教师更好地掌握和应用AI技术。

  与此同时,学校的AI教学也为学生和家长带来诸多便利。家长从前需向班主任、任课老师询问,如今借助运用了教学数据的AI大模型,直接向AI智能体提问,就能获取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分析及薄弱题目推送。

  “学校的课堂太有创意了!班级里安装了豆包和DeepSeek,英语老师上课会用AI互动,还能给出具体反馈,比单纯的对错答案有趣多了。”高一的张同学兴奋地说。三中借助AI技术,正为师生打造更高效、更具活力的教学环境,引领智慧教育新潮流。

  跨学科课程点燃热情

  如何让AI听懂你的指令?在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四年级的人工智能课堂上,学生们正化身为“AI小工程师”,通过编写程序指令,让AI助手“小飞”解答数学难题、科普天文知识,甚至诵读古诗词。

  “这节课主要了解的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合成等技术,同学们会发现,让‘小飞’来回答简单的口算问题,可能比完成一个游戏还要困难。”该校小学科学老师夏腾运说。

  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自建校起以科技教育为特色,打造多维人工智能教育场景,如以“未来号太空舱”理念打造的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学生可以在这里了解人工智能概况和发展历史,操作人工智能设备,还可以通过“畅言智AI”App与“小飞”教学机器人互动。

  在课程开发上,学校人工智能课程团队依据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与新课标要求,开发了一套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项目化学习资源。小学低年级以感知体验为主,让学生初步认识AI;小学中高年级逐步引入编程思维、无人机操控、AI小车等实践内容;初中阶段侧重科技创新,融入机器学习等前沿课题。课程内容融合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形成“AI+”跨学科教学模式。

  在AI技术的赋能下,学校的体育课也焕然一新。操场上,随着电子发令声响起,学生从50米跑道起跑,AI摄像头实时捕捉动作轨迹,智慧大屏同步显示冲刺速度、反应时间和成绩。“智慧体育器材使教学更科学、更有针对性,借助平台数据分析,能看清学生优劣势,从而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学校体育老师邱晶晶说。

  此外,为把握最新的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以及与高校进行合作,定期组织校企双方的行业专家和教学骨干开展研讨会、讲座等活动。同时,学校还不定时地带领老师、学生进入相关科研院所和人工智能企业浸入式学习,促进知识共享和经验积累。

  聚焦教师研修智能化

  “李白您好,有人说你是看见了老者将铁棒磨成针后发奋努力的,这是真的吗?”在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六(37)班的语文课上,老师薛静涵借助AI技术“复活”了唐代大诗人李白,课堂气氛瞬间沸腾。学生们充满好奇,抛出了一个又一个问题。由浅入深,从简单的提问到奇思妙想,根本停不下来。

  作为江苏省智慧教育示范校,苏州高新区实验小学校教育集团是苏州最早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学校之一,进入新学期,学校更是加速了AI赋能教育教学工作的进程。“目前,集团部分学校已有教师开始使用AI实践教学。”集团党委书记李志清表示,学校的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让更多甚至全体教师参与到这一教学实践中,拥抱人工智能时代,利用AI为教育教学赋能。

  除了在课堂中的应用,新区实小教育集团还利用人工智能为教师研修赋能。“我们有6个校区共700余名教师,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要向全体老师开设一节校级公开课,再加上各学科教研组磨课和各种级别的公开课,传统的教研模式有点力不从心。”集团校长助理陆妮娜告诉记者,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集团依托中央电教馆提供的智能研修平台,实现教师个人备课、教研组集体备课、听课评课、AI课堂分析等,提升教师研修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和公平化。

  记者了解到,智能研修平台功能丰富,包括智能化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推荐、在线讨论、协作工具、优质研修资源整合、教学行为分析、学情分析等。“AI基于巡视、师生活动、板书等9种师生教学行为,从教学行为分布、课堂互动S-T曲线等9个维度分析学情,生成精准报告,方便教师课后回看反思,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新区实小教育集团信息中心主任周红惠介绍道,同时该平台将评课量化,听评课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观察量表,对被评课例进行量化打分,平台自动汇总和统计所有打分结果,生成教师能力矩阵和雷达分析图,多维度评测结果,更加科学地为教师开展个性研修、自主研修、反思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焦点图片

最新娱乐

焦点图片